放射性废水中铯去除方法

发布时间:

2021-09-15


  含铯废水主要来源于核工业的核燃料处理、原子能发电站的核裂变产物,以及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机构等,其水量可达数百千克至数万吨。其中137Cs不仅是铯的同位素中半衰期很长(T1/2=30a)的高释热裂变产物核素,还是β和γ射线的主要放射源,其放射性在裂变产物总放射性中所占比例随衰变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对于含放射性元素的废水,任何水处理方法都不能改变其固有的放射性衰变特性。极低水平的放射性废水可排入水域(如海洋、湖泊、河流),通过稀释扩散使其无害化;处理低、中、高水平的放射性废水时可将废水浓缩产物固化后与人类生活环境长期隔离,任其自然衰变。处理放射性废水时去污因数(DF)和浓缩倍数(CF)应尽可能高,前者是指废水原有的放射性活度与处理后剩余的放射性活度之比,后者指废水原有体积与处理后浓缩产物的体积之比。去除放射性废水中的铯,可使高放射性废水降为中、低放射性废水,进一步处理后可将达标废水排放或回用,浓缩产物经固化后深埋处置。除铯可采用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蒸发法、萃取法、生物法等,笔者将对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的研究进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一些新方法进行重点介绍。
  1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是向溶液中加入某种沉淀剂,使待去除的金属离子与沉淀剂反应生成难溶化合物并沉淀出来,再经固液分离将金属离子去除〔1〕。该方法是基于溶度积理论,化合物的溶度积越小,越易生成沉淀,因此选择合适的沉淀剂是关键。以无机物作沉淀剂得到的是无机沉淀产物,有利于固化处置,且处理过程中不引入有机污染,这使得无机物成为沉淀剂的首选。表1列出了25℃下铯的无机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Ksp)〔2〕。
  铯的大多数无机难溶物的Ksp在10-5~10-2之间,该数量级的Ksp难以应用于化学沉淀法。Cs3〔Co(NO2)6〕的Ksp比其他化合物的小得多,理论上可用Co(NO2)6-与Cs+反应生成沉淀来去除Cs+。但应用中要将处理后溶液中的Cs+浓度降至尽可能小,由Ksp=[Cs+]3˙[Co(NO2)6-]计算,所需Co(NO2)6-的浓度很高,没有应用的可行性,也未见此法的文献报道。而铂化合物价格较高,也不适合作沉淀剂。因此,在无机物中寻找铯的沉淀剂可能性极低。
  D.J.McCabe〔3〕研究表明,Na〔B(C6H5)4〕(NaTPB)可与Cs+发生反应:并得出25℃下CsTPB的Ksp为1.0×10-10。根据该Ksp进行计算,可知TPB-作为沉淀剂是完全可行的。用NaTPB作沉淀剂分离去除废水中的铯是众多学者的研究课题。R.A.Peterson等〔4〕将放射性活度为1.85×1010Bq/L的美国萨凡纳河高放含铯废水及0.31mol/L的NaTPB溶液分别以0.73、0.27mL/min的流量投加到500mL反应器中,在400r/min下搅拌30min,检测结果表明出水中铯的放射性活度可降至3.7×104Bq/L以下,由于原水的放射性活度较高,此方法的DF>105。S.M.Ponder等〔5〕用逆流方式将NaTPB溶液注入到Cs+初始浓度为1.4×10-4mol/L的碱性模拟废水中,采用连续流工艺沉淀分离废水中的铯,可将99.8%的铯沉淀出来。M.F.Debreuille等〔6〕用NaTPB将铯沉淀分离出来并对沉淀产物固化处置,同时将反应中产生的苯等易燃气体送往焚烧炉进行处置。这项技术已经在美国工业化应用,在温度为20~30℃、停留时间为0.5~2h、搅拌速度为200~1000r/min、Cs+初始浓度为1×10-4mol/L、NaTPB的物质的量过量50%的条件下,DF超过1000。E.H.Lee等〔7〕用NaTPB处理Cs+质量浓度为(926±20)mg/L的模拟裂变产物废水。当pH为6.3~13.2,NaTPB与Cs+的初始浓度之比>1时,搅拌10min即可将99%以上的铯沉淀出来,且温度(25~50℃)及搅拌速度(400~1000r/min)对沉淀量没有影响。用NaTPB处理高放射性废水中的铯,反应时间短,沉淀效果较好,但在反应器中运行时会产生泡沫,这是由于TPB-在碱性溶液中受到辐射后极易分解为苯、三苯基硼、二苯基硼、苯基硼、苯酚等易燃挥发性产物〔8〕。这些分解产物使得该方法具有潜在的安全风险〔9〕。
  2离子交换法
  溶液中的铯通常以Cs+存在,因此可用阳离子交换剂进行去除。其中有机离子交换剂在高温和电离辐射下容易遭到破坏,其应用受到限制;而无机离子交换剂耐机械、热和辐照稳定性强,操作简便,且无机物结晶的离子交换位置更加均一,从而对某些元素有显著的选择性。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无机离子交换剂有天然/人造沸石及黏土矿物、杂多酸盐及复合离子交换材料、金属亚铁氰化物、钛硅化合物等〔10〕。
  2.1沸石及黏土矿物
  沸石具有硅铝酸盐的骨架结构及可交换的阳离子,吸附和离子交换性能较强〔11〕。E.H.Borai等〔11〕的研究表明,与天然斜发沸石、天然丝光沸石及合成丝光沸石相比,天然菱沸石对铯有更强的吸附能力和分配系数Kd(Kd可反映吸附质在固、液两相中的迁移能力及分离效能)。对于放射性活度为2.28×104Bq/L的134Cs溶液,当天然菱沸石投加量为0.01g/L,其对134Cs的Kd为4.97×103mL/g。A.M.El-Kamash〔12〕用合成A型沸石作离子交换剂,采用序批式和固定床柱式两种操作方式去除水中的铯。研究结果表明,沸石对铯的吸附是吸热过程且反应自发进行;去除效果受原水流量、床层高度和初始浓度的影响,吸附速率常数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JiaojiaoWu等〔13〕用蒙脱石处理质量浓度为30μg/L的硝酸铯溶液,当蒙脱石投加量为20g/L时,室温下对铯的吸附率超过98%,5min内可达吸附平衡,并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描述吸附过程。由于沸石及黏土矿物的交换容量受溶液酸度和含盐量影响较大,在高盐分和强酸度下对铯的交换容量低,因此这类离子交换剂较适于处理低酸度、低含盐量的放射性废水。
  2.2多价金属磷酸盐及复合离子交换材料
  有报道指出多价金属磷酸盐及复合离子交换材料对铯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较强的吸附能力〔14,15〕,该类材料也是研究的热点。R.Yavari等〔16〕认为在pH<2及低浓度NaNO3存在条件下,磷酸钛(TMP)对铯和锶有很高的亲和力,但NaNO3浓度由0增至1mol/L时,Kd由104降至102mL/g以下。TMP对铯的吸附比锶快,10min内即可吸附80%的铯,80min时达到吸附平衡,而对锶的吸附平衡需100min以上。S.A.Shady〔17〕制备了有机复合离子交换剂间苯二酚-甲醛(R-F)和无机复合离子交换剂氧化锆-焦磷钼酸铵(ZMPP)并考察了其对Cs、Co、Zn、Eu的交换能力。结果表明,R-F和ZMPP对离子的选择交换顺序为Cs+>Co2+>Eu3+>Zn2+,这是由于半径小的离子更易进入离子交换剂的孔道中。相同pH下,R-F对铯的Kd高于ZMPP,当pH为7.21时,R-F的Kd为6.4×103mL/g,而ZMPP的Kd为158mL/g。Y.J.Park等〔18〕研究了磷钼酸铵-聚丙烯腈(AMP-PAN)对核电厂放射性洗涤废水中Co、Sr、Cs的去除效果,并考察了共存离子和表面活性剂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MP-PAN对3种元素的吸附能力为Cs>>Co>Sr,对铯的吸附量可达0.61mmol/g,Na+及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使吸附量下降。多价金属磷酸盐易受共存Na+的干扰,影响处理效果。有机复合离子交换材料对铯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好,但其耐辐射性较低,而且浓缩产物后续处理的难度较大。

关键词:

安全玻璃,安全玻璃,工艺玻璃,塑钢玻璃,铝合金制品,不锈钢制品